公木(1910年6月21日-1998年10月30日),原名张永年,又名张松甫、张松如,笔名木农、龚棘木、席外恩、四名、魂玉等,河北省辛集市人,诗人、作家、学者、教育家。
1928年,公木先后在台湾辅仁大学与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校就读。1929年,公木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和河北正定中学教书。公木在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次被捕入狱。1937年“七七事变”后,公木投笔从戎,奔赴晋绥前线参加敌后游击队,任宣传股长,开始用“公木”笔名。1941年5月,公木调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任主任。1945年抗战胜利,公木随文艺工作团前往东北地区,任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公木任东北公学党委书记、教育长。1947年4月,东北大学教育学院成立后,公木任院长。公木还曾在鞍钢教育处任处长。1954年10月,他被调到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副所长、所长。1958年,公木被错划成“右派”,受到迫害,并被开除党籍,安排到吉林图书馆任馆员。1962年,公木被分配到吉林大学中文系当教员,他开始转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公木被平反,恢复了党籍。此后,他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暨文学协会主席,中国文艺网委员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暨吉林分会主席、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98年10月30日,公木病逝于吉林长春,终年88岁。
公木先后出版诗集《我爱》《崩溃》及文学理论《老子说解》《商宋研究》《第三自然界概说》《毛泽东诗词鉴赏》等40余部。1941年8月,公木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经延安市五四青年节奖金委员会评定获得了音乐类甲等奖。此外,该曲还被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曲目,1965年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该曲被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此外,公木还将《移民歌》作了改编,并重新填词,成为日后被传唱的歌曲《东方红》,他还创作了电影《桥》《白毛女》《英雄儿女》的主题曲。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1910年6月21日,公木出生于直隶省辛集市(今河北省辛集市),1928年,他先后在辅仁大学与北平大学第一师范学校就读。
工作经历
1929年,公木开始发表作品。1930年1月,他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后在山东省立第四师范和河北正定中学教书。1932年冬,公木与同学一起拜访了在北平市探亲的鲁迅先生,聆听了教诲。并为他们正准备筹办的《文学杂志》向鲁迅先生组稿,鲁迅对他们的《文学杂志》给予了支持和指导,并为创刊号写了一篇新作《听梦说》。公木在学生时代积极投身革命,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次被捕入狱。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公木投笔从戎,奔赴晋绥前线参加敌后游击队,任宣传股长,开始用“公木”笔名。1938年,公木被安排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公木进入抗大政治部宣传科任教育干事,向人民大众宣传党的政策。在延安,公木结识了作曲家郑律成。一次公木夜晚站岗执勤,写下了《子夜岗兵颂》。此诗被郑律成无意间看到,立刻就给这首诗配了曲。之后郑律成去找公木,知道公木曾做过游击队员,对前线深有体会,遂向公木提出合作,二人一个作曲,一个作词,共同携手为八路军谱写军歌。1939年,郑律成向公木提议,要搞一个《八路军大合唱》。公木连续创作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八路军军歌》《快乐的八路军》《骑兵歌》《炮兵歌》《子夜岗兵颂》《军民一家》等8首歌词,皆由郑律成谱曲成歌。8首歌共同组成了《八路军大合唱》,其中就有《八路军进行曲》,这首歌一经推出就在抗日军民间广为流传。1940年,《八路军进行曲》在《八路军军政杂志》发表。1941年8月,经延安市五四青年节奖金委员会评定,《八路军进行曲》获得了音乐类甲等奖。1949年此曲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曲目。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1988年经中央军委批准,将其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941年5月,公木调军委直属队政治部文艺室任主任。1942年,公木作为八路军军直政治部文艺室主任,受邀参加延安文艺座谈会。会上他见到了毛泽东,毛泽东握着公木的手说:“好,写得好啊。写兵好、唱兵好、要写八路军,要唱八路。”公木也在会上发了言,提出了“写兵”“兵写”的主张,认为作家应当深入军队之中,并培养基层战士投身文艺创作。毛泽东对会议做了总结,主张文艺应当为工农兵服务,鼓励革命文艺家们投身到人民群众之中。毛泽东的讲话,为公木的创作指明了方向。同年,公木调到鲁迅美术学院任教。1944年,公木来到陕西省子洲县进行采风,和作曲家刘炽来到子洲县的十里盐湾,随后创作了诗集《十里盐湾》。公木在此期间还收集各种陕北民歌,将《移民歌》作了改编,并重新填词,成为日后被广为传唱的歌曲《东方红》。1945年抗战胜利,公木随文艺工作团前往东北地区,任本溪市委宣传部部长。1946年,公木任东北公学党委书记、教育长。1947年4月成立东北大学教育学院,公木任院长。全国解放后,公木曾在鞍钢教育处任处长。1954年10月,他调中国作家协会文学讲习所任副所长、所长。1958年,公木被错划“右派”,受到迫害,并被开除党籍,安排到吉林图书馆任馆员。1962年,公木被分配到吉林大学中文系当教员,他开始转入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1963年,电影《英雄儿女》的导演武兆堤、作曲家刘炽、演员田方希望公木为电影的插曲作词。听了三位主创讲解剧情,并看了电影的样片后,仅用一晚就写出了《英雄赞歌》的歌词。2019年6月17日,《英雄赞歌》入选“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同时入选的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
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公木的冤案得以昭雪,恢复了党籍。他先后担任吉林大学中文系主任、教授、副校长,吉林大学文学院名誉院长,吉林省社会科学联合会副主席暨文学协会主席,中国文艺网委员暨吉林省文联副主席、名誉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理事、顾问暨吉林分会主席、中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中国诗经学会名誉会长等职。1998年10月30日,公木病逝于吉林长春,终年88岁。
主要作品
诗集
公木著有诗集《哈喽,胡子》《十里盐湾》《公木诗选》《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崩溃》《我爱——自选诗集》。
专著
公木著有专著《漫谈诗歌创作》《毛泽东诗词鉴赏》《第三自然界概说》《中国文字学概论》。
作词
公木是《八路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中华人民共和国颂歌》以及电影《桥》《白毛女》《英雄儿女》的主题曲的词作者。
出版图书
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公木的作品《老子校读》获吉林省社科哲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教委二等奖,《中国诗歌史论》获国家教委优秀奖,作品还获《长白山》文艺特别成就奖等,他创作的《八路军进行曲》(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获延安市五四青年奖金委员会评定的音乐类甲等奖。2019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入选中宣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
人物影响
公木晚年把自己作诗、治学、为人之道,归纳为:理论(文艺)建设意识,学术(创作)自由心态,真理(审美)追求精神,道德(纲纪)遵守观念。不拜神,不拜金;不崇古,不崇洋;不媚时,不媚俗;不唯书,不唯上。对于上述归纳,公木曾在不同场合做过阐释,还写成文字赠送亲友。他自己则奉其为座右铭,严以律己地遵循之。这个“道”是其一生作诗、治学、为人的经验总结,遵循这一原则前行,公木取得丰硕的学术研究成果。
公木的学术研究起步很早,到晚年老树著华,更是硕果累累,为繁荣发展社会科学一些领域的学术研究作出了重要贡献。1935年,公木《屈原研究》一文,署名章涛,刊于《东方文化》3月号上,同年还由北平震中印书局出版了他的第一本专著《中国文字学概论》。1954年,他与杨公骥合写《中国原始文学》,并共同拟定《中国文学史纲目》。1958年与朱靖华合著的《先秦寓言选释》,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1979年1月,公木进入人生新时期,学术研究也进入黄金阶段,“御风与时间同步”,抓紧一分一秒著述写作,相继出版了《诗要用形象思维》《老子校读》《老子说解》《诗论》《商颂研究》《历代寓言选》等专著。还担任全国重点科研项目《中国诗歌史论》的学术带头人,主编《中国诗史》《中国诗歌史论》等多卷本专著。皇皇六卷《公木文集》,其中大部分是这一时期完成的。
特别引起学界关注的,是公木在晚年出版《第三自然界概说》,提出“第三自然界”的理论范畴。他对《道德经》等古代典籍的研究,将历史文献和出土文献相结合,开拓出学术研究的新境界,受到海内外学界的高度重视。与《中国诗歌史论》研究的社会环境不同,公木的老子研究始于“文革”期间,身处逆境,他珍惜寸阴,利用机会,写出了《老子校读》的初稿。1973年12月,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的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面世。公木以帛书《老子》甲本和乙本为底本,参照晋王弼,唐傅奕,宋司马光、苏辙、明清之际王夫之,清焦竑,近人奚侗、马叙伦、朱谦之诸家的注本与考证本,就《道德经》上、下篇八十一章逐段、逐句、逐字地作了今译和解说,通过校勘与注释,就历史上存在的有关《老子》书在文字上与句读上的歧义,作了新的明确的论断与阐释,通过今译和解说,对老子的思想及其理论体系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陈鼓应先生见到《校读》《说解》之后来到吉林大学访学,并就老子哲学有关问题与公木交换意见。随后,双方商定在老子哲学和庄子哲学研究方面进行合作,并共同出版了《老庄论集》 。日本东京大学池田知久教授和中央大学斋藤道彦教授在了解到公木关于老子研究的成果后,给公木来信,要求前来访问。公木热情地接待了他们,并与之进行座谈,就老子哲学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日本金森道尚先生有志于研究老子哲学,曾先后两次来到吉林大学与公木晤面,并就老子哲学有关问题向公木请教。聆听了公木耐心细致的说明和解答,金森道尚十分满意,选择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刊行的日本版《道德经》书十几种,作为礼物赠送给公木。
参考资料公木是如何写出军歌的.人民网.2024-01-29
公木.公木.2025-07-08
公木:不散的歌声不朽的诗.光明网.2024-01-29
公木 (豆瓣).豆瓣读书.2022-02-17
公木是如何写出军歌的.人民网.2025-07-08
公木 Gongmu.豆瓣.2025-07-08
中华路浮雕墙:群星闪耀吉大魂.澎湃新闻.2025-07-08
《英雄赞歌》:烽烟滚滚唱英雄,60年的经典传奇.吉林大学招生网.2025-07-08
“八一”将至,没想到解放军军歌的诞生故事这么曲折.百家号.2025-07-08
我们的队伍向太阳.央广网.2025-07-08
公木 Gongmu的全部作品 .豆瓣.2025-07-08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中国作家协会主管.2025-07-09
公木:"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中共长治市纪律检查委员会.2025-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