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工程

新能源汽车工程(New Energy Vehicle Engineering)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机械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于2019年设立。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以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学车辆工程为主干学科,培养能在新能源汽车工程领域从事设计制造、零部件开发、生产、实验、运用过程知识和能力储备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的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为250-300人.据2025年5月阳光高考信息平台信息,中国全国共有78所本科院校开设该专业。

专业发展

2019年3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了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辽宁工业大学申报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通过,属于机械类专业。

2020年2月2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进入到专业目录内。

2025年4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布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仍属于机械类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掌握必备的自然科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毕业后能从事专业领域和相关交叉领域内的设计制造、技术开发、工程应用、生产管理、技术服务等工作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理论知识,而且对动手能力要求也比较高,怕脏怕累是学不好的,比较适合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此外,由于新能源汽车采用电子与智能控制技术,设计和研究工作需要借助计算机及相关软件进行,因此,对计算机应用和数学应用能力要求较高。

课程体系

由学校根据自身定位、培养目标和办学特色自主设置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应能支持培养目标及毕业要求的达成。人文社会科学类教育应能够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数学和自然科学类教育应能够使学生掌握理论和实验的方法,为学生将相应基本概念运用到复杂工程问题的表述,建立数学模型,并能进行分析推理奠定基础。学科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与实践环节应能体现以数学和自然科学为基础,培养学生发现并解决该专业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人文和社会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数学和自然科学类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15%,实践性环节至少占总学分或总学时的20%,学科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课程至少占总学分的30%。课程体系的设置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应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主要包括工程训练、实验课程、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设计(论文)等,训练学生通过系统的工程技术学习和工艺技术训练,提高工程意识、质量、安全、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包括机械制造过程认知实习、机械制造基础训练、先进制造技术训练、机电综合技术训练等。实验课程实验类型包括认知性实验、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等,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实施和测试分析的能力。课程设计专业主干课程应设置独立的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生产实习培养学生观察和学习各种加工方法;学习各种加工设备、工艺装备、物流系统或流程型工艺装备的工作原理、功能、特点和适用范围;了解典型零件、部件和设备的加工和装配工艺路线;了解产品设计、制造过程;了解先进的生产理念和组织管理方式;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毕业写作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专业素质,培养创新能力。选题应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工程研究类和工程设计类选题应有恰当的比例,一人一题。应由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指导,支持学生到企业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应制定与毕业设计(论文)要求相适应的标准和检查保障机制,对选题、内容、学生指导、答辩等提出明确要求,保证课题的工作量和难度,并为学生提供有效指导。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后,可以选择继续深造,研究生专业方向有车辆动力学与振动噪声控制、智能检测与故障诊断、机电控制与诊断等。

就业方向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毕业的学生可选择从事汽车类新能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的设计开发、生产制造、性能测试、产品检验、生产管理等方面的技术工作或者在车辆管理、车辆检测、车辆运营、职业技术院校等行业,从事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开发、科研、生产、教学、管理等工作;也可以选择报考海关等公务员岗位从事口岸一线进出境货物查验及监管等工作。

师资队伍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从事各专业教学工作的教师,其本科、研究生学历中,至少有一个学历为机械类专业或相关理工基础类专业。专任教师中具有企业或相关工程实践经验的比例应不低于20%,从事过工程设计和研究背景的比例应不低于30%各高校应拥有良好的相应学科基础,为教师从事科学研究与工程实践提供基本的条件、环境和氛围。教师开展教学研究与改革,指导学生开展学术研究与交流、工程设计与开发、社会服务等。使教师明确其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不断改进工作,满足专业教育不断发展的要求。

教学条件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教室、实验室及设备在数量和功能上满足教学需要;有良好的管理、维护和更新机制,使学生能够方便地使用。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实验设备充足、完备,满足各类课程教学实验的需求;实验技术人员数量充足,能够熟练地管理、配置、维护实验设备,保证实验条件的有效利用,有效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建有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活动,提高创造性设计能力、综合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合作共建实习基地,在教学过程中为全体学生提供稳定的参与工程实践的平台和环境;参与教学活动的人员应理解实践教学目标与要求,配备的校外实践教学指导教师应具有项目开发或工程经验。

培养模式

交叉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构建“新能源汽车工程”交叉融合型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旨在打造以“新能源整车”为专业核心,“人车路云协同”“智能座舱与轻量化设计”“电池安全管理与性能调控”为特色教育增长极,形成“一核三极多点”鲜明特色的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创新“产教、科学教育”双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以工程能力为导向、新能源汽车创新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机制,侧重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

代表院校:青岛理工大学

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重视学生综合素养的培育,在理实一体的办学过程中,努力寻求校企合作,不断了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与需求,依据市场变化,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不断深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改革,探索符合办学层次和办学特色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新能源汽车工程与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相互支撑,资源共享,已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建立了稳固的校外实习基地。通过参观学习与驻场实习相结合,充分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教学质量。可根据专业课程实际情况,定期邀请企业技术理论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教授学生当前行业新技术发展、新设备应用以及新思维问题解决方法等相关理论实践知识,促进了理实一体的深度融合,同时也促进了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更加促进了“双师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为贯彻国家《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精神,同时体现应用型本科的特色,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成为辽宁省首批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高级)“1+X”证书考核站点。“1+X”证书不但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使学生掌握了更多汽车技术前沿的新职业技能,对于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代表院校:辽宁科技学院

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

紧盯国家“双碳”战略和汽车“新四化”发展趋势,立足广西壮族自治区、面向大湾区、辐射全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需求,发挥柳州一汽、上汽集团、东风、重汽四大整车汽车生产企业的产业优势,深化与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广西汽车集团等车企及瑞浦赛克电动车动力电池、柳州国轩电池等电池生产企业的合作,以教育部智能车辆(制造)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学院及广西新能源汽车实验室建设为抓手,以行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为保障,整合校企优势资源,创新实践育人体系,提升学生技术应用能力和创新意识,构建起与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协同育人模式。课程分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有工程制图、工程力学、工程材料及成型基础、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机械设计基础、自动控制原理;专业核心课程有新能源汽车构造、汽车理论、新能源汽车设计、新能源汽车控制技术、新能源汽车测试与评价、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动力电池材料制造工艺学。

代表院校:广西科技大学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4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5所,A及以上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2026年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4所。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13

中国教育在线.专业简介.2023-05-13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8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5-06-13

基本信息.阳光高考.2025-06-13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5-06-13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 本科专业目录(2025年)》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5-06-13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陕西理工大学.2025-06-13

新能源汽车工程.江苏大学本科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3

新能源汽车工程.南通理工学院 招生信息网.2023-05-13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3

新能源汽车工程(本科,新工科专业).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汽车工程学院.2023-05-13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23-05-13

新能源汽车工程.青岛理工大学招生信息网.2025-06-13

新能源汽车工程(普通本科)专业介绍.辽宁科技学院招生信息网.2025-06-13

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广西科技大学.2025-06-13

2024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软科排名.2025-06-13

2025-2026年新能源汽车工程专业排名.中国科教评价网.2025-06-13